新桂阳4月13日讯(记者 曹诗灏 欧阳宇轩 廖诗卉)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舂陵江镇春江村立足本地生态资源,发挥传统优势,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苗木特色种植,以产业联农带农富农,苗木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绿色产业“聚宝盆”,为乡村振兴增添“绿色动力”。

走进春江村鑫亿苗木种植基地,马尼拉草、毛杜鹃、红继木、蚊母等十余种小乔木迎着春风肆意生长,郁郁葱葱,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。工人们正忙着铲草皮、修剪枝条、点数、分块、包装、搬运……忙得不亦乐乎。

湖南鑫亿苗木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爱平介绍道,“我们基地现在目前种植的就是小乔木类,然后就是毛杜鹃、红继木、 蚊母类, 还有马尼拉草。 目前上市的就是杜鹃和马尼拉草,这个月杜鹃卖掉了20多万(颗), 草皮40多亩, 整个金额大概在50万左右 ,我们这个产品主要销往长沙 、武汉、 江西等地。”
春江村是一个移民村,原来村里没有支柱产业,村民以务农为生,由于荒山林地较多,耕地较分散,农业收益不高。2017年,在广东创业发展的袁爱平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。经过多方考察研究,他看中了家乡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,想在绿色生态产业上做文章。2021年,袁爱平成立了湖南鑫亿苗木有限公司,流转承包了1300余亩林地种植花卉苗木。

“我当时了解到我们村里面很多荒山、 荒地没有利用起来, 然后我觉得这个地方可以种植一些小乔木 ,目前来讲的话我们已经发展了三期了,共700余亩 ,后面的话还会追加二期600余亩, 整个1300余亩, 种植一些观赏观花类的大乔木、 球形(乔木), 增加它的观赏价值。”湖南鑫亿苗木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爱平说。
按照“党建引领带动、发展转型推动、政策奖补撬动”的发展思路,基地逐步壮大。目前产业兴旺起来了,村民们实现了“出门即上班”。70多岁的袁福雄此前以务农为生,没有固定收入,妻子、儿媳患病,家庭生活困难。如今,他租让了10余亩林地,并和儿子一起来到苗木基地上班,基地发展起来后,他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除了土地流转费6000余元外,每个月工资还能有6000余元,生活变得越来越好。

“之前我主要是以种田为生, 现在70多岁了 ,就来到这个苗场工作 我们两父子在这里上班, 一个月也有6000元工资, 挺好的 ,很感谢老板, 让我老了也有事情做。 这荒山林地 放在这里也没什么用 ,现在老板承包了, 又给了我们流转费, 蛮好的。”舂陵江镇春江村村民袁福雄说。

四季常青,出门见绿,这是如今春江村的真实写照。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地变成了“金山银山”,一排排绿意盎然、干净整齐的苗圃成了村民们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“我们村还计划利用这个苗木基地的观光属性,拓展生态观光、 农家乐等旅游业务, 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,村民致富。”舂陵江镇春江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主任刘海说。

目前,舂陵江镇年均育苗达1500余万株,年均出圃1300余万株,苗木种植年产值约1800万元,带动村民就业100余人,走出了一条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子。
舂陵江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肖智遥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推动传统花卉苗木行业转型升级, 全力打造具有舂陵江特色的品牌化苗木基地, 并且我们将推动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 ,走农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,让群众端上生态碗, 吃上生态饭, 全力打造让农村人留下、让城市人向往的美丽新农村。”
责编:方卉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【网络中国节·重阳】孝心需要“双份”守护
桂阳三中举行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暨教职工运动会
好人之城|热心人士救助走失老人 驱车37公里送回
爱心志愿者到朝阳学校开展公益活动

桂阳县公安局 桂阳县人民检察院 桂阳县人民法院 桂阳县司法局 关于对全县治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的通告

郴州这个“花甲”小区何以青春飞扬
砥砺实干担当——“桂阳星火”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
“洋”光陪伴·守护童年 ——湖南省“圆梦工程”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
下载APP
分享到